首页 前端知识 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

Java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

2025-03-20 12:03:51 前端知识 前端哥 446 956 我要收藏

概念和作用

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,它允许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。代理对象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作用,可以在目标对象执行某些操作前后添加额外的功能。

使用场景

1.访问控制:根据用户权限决定是否允许访问目标对象。

2.日志记录:在访问目标对象前后记录日志信息。

3.性能监控:测量目标对象方法的执行时间。

4.延迟加载:按需加载资源,避免过早占用内存。

举例

静态代理

静态代理在编译时就确定了代理类和目标类的关系。

// 目标接口
public interface ITeacher {
void teach();
}
复制
// 目标类
public class Teacher implements ITeacher {
@Override
public void teach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老师正在授课");
}
}
复制
// 代理类
public class TeacherProxy implements ITeacher {
private Teacher teacher;
public TeacherProxy(Teacher teacher) {
this.teacher = teacher;
}
@Override
public void teach() {
// 前置操作
System.out.println("开始上课前的准备工作");
teacher.teach();
// 后置操作
System.out.println("课程结束,安排课后作业");
}
}
复制
// 客户端代码
public class Clien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Teacher teacher = new Teacher();
TeacherProxy proxy = new TeacherProxy(teacher);
proxy.teach();
}
}
复制

动态代理

动态代理在运行时动态生成代理类,更加灵活。

// 目标接口
public interface ITeacher {
void teach();
}
复制
// 目标类
public class Teacher implements ITeacher {
@Override
public void teach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老师正在授课");
}
}
复制
// 动态代理类
public class DynamicProxy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{
private Object target;
public DynamicProxy(Object target) {
this.target = target;
}
@Override
public Object invoke(Object proxy, Method method, Object[] args) throws Throwable {
// 前置操作
System.out.println("开始上课前的准备工作");
Object result = method.invoke(target, args);
// 后置操作
System.out.println("课程结束,安排课后作业");
return result;
}
public Object getProxyInstance() {
return Proxy.newProxyInstance(target.getClass().getClassLoader(),
target.getClass().getInterfaces(), this);
}
}
复制
// 客户端代码
public class Clien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Teacher teacher = new Teacher();
DynamicProxy proxy = new DynamicProxy(teacher);
ITeacher iTeacher = (ITeacher) proxy.getProxyInstance();
iTeacher.teach();
}
}
复制

优点和缺点

优点

1.职责分离:将核心业务逻辑与附加功能分离,符合单一职责原则。

2.增强功能:可以在不修改目标对象代码的情况下增强其功能。

3.灵活扩展:动态代理可以在运行时为不同目标对象生成代理,具有很高的灵活性。

缺点

1.性能开销:代理模式会增加一定的性能开销,尤其是动态代理。

2.代码复杂度增加:需要额外编写代理类代码,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。

不使用代理模式

如果不使用代理模式,我们可能需要直接在目标对象的方法中添加额外的功能,或者通过继承目标类并重写方法来实现。例如:

public class EnhancedTeacher extends Teacher {
@Override
public void teach() {
// 前置操作
System.out.println("开始上课前的准备工作");
super.teach();
// 后置操作
System.out.println("课程结束,安排课后作业");
}
}
复制

这种方式虽然简单,但存在以下问题:

1.侵入性修改:需要修改目标类的代码或继承目标类,违反了开闭原则。

2.复用性差:如果多个目标类需要相同的附加功能,需要重复编写代码。

3.耦合度高:客户端直接依赖具体的增强类,不利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。

综上所述,代理模式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设计模式,在需要增强对象功能、控制对象访问等场景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者链接地址:https://www.qianduange.cn//article/24221.html
标签
评论
还可以输入200
共0条数据,当前/页
发布的文章

【Linux笔记】基础IO(上)

2025-03-27 13:03:40

大家推荐的文章
会员中心 联系我 留言建议 回顶部
浏览器升级提示: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,建议您立即升级为知了极速浏览器,极速、安全、简约,上网速度更快!立即下载
复制成功!